过去的2016年留给了我们很多温暖美好的记忆,但有一件事深深刺痛了我,一个母亲、一名教师的心。这件事关乎孩子,触及到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,让我不吐不快。
上个月,一篇题为《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,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!》的文章引发社会热议;前不久,一段发生在鄂东南某市初中,时长1分27秒的视频疯传网络,四名初中女生疯狂地殴打她们的同学:罚跪、扯头发、打耳光……打开网络,检索“校园欺凌”,海量的信息扑面而来。那一刻,我的心一阵紧张!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,更想起了自己的孩子。为什么这些原本该天真无邪的孩子会变得如此可怕?其实孩子本不可怕,而是他们缺少被爱,也不知道如何去爱他人,这是一场爱的教育的缺失。
校园欺凌,说到根上,首先在家庭。许多施暴的孩子都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,或者是家境优越,一味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,却忽略了心灵上的关爱和教导,于是乎,孩子受宠霸道惯了,认为不管出了什么事,家长都可以摆平,在美国发生的“翟云瑶事件”便是明例;或者是家境困难,父母长期外出打工,无暇顾及孩子,据省民政厅最新数据统计,我省有留守儿童73.9万人,占16岁以下未成年人的12.24%。这些孩子普遍缺乏家庭关爱;或是家长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,孩子曾被父母暴力对待过。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,不同程度存在自我封闭、行为孤僻、不愿交流、情感冷漠、缺乏爱心等行为,往往容易成为施暴和受暴的主体。记得当年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《少年犯》,一位母亲由于忙于工作,忽视了对儿子的教育,最终儿子身陷囹圄,到底是母亲的错,还是儿子的错?当一个母亲经受这样的拷问时,是何等的痛苦与揪心啊!
暴力的第二个来源则是学校。身为老师,我非常明白,对学生的关爱将会对孩子起到何等重要的作用。目前的应试教育模式扭曲了教育的目的和方向,巨大的升学压力加剧了学生的两极分化。湖北是全国最难高考的省份之一,这个问题显得尤为严重。在中高考的指挥棒下,许多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,唯成绩论导致被归为“差生”的学生不仅很少得到老师的关心,还会被同学冷落,被父母责骂,被群体孤立,从而导致心中的不满情绪加剧。这种不满情绪一旦扩散,并接触到社会的暴力文化,便有可能成为校园欺凌的施暴者。与此同时,对于一些成绩好但品行出现问题的学生,老师也经常睁只眼闭只眼,忽略了道德素质的培养,从而滋生了他们内心阴暗的一面。
暴力的第三个来源则是社会。当今社会充斥着各种暴力文化以及影视作品,不厌其烦地宣扬暴力,宣扬暴力美学。我并不反对艺术的多样性,也尊重暴力美学的本身,但是对于大众而言,往往看到的只有暴力,并没有美学,更不用说那些对世界还缺乏辨别能力的中小学生,极其容易陷入盲目崇拜的漩涡,只求其形而未谋其心,这不仅危害社会,也与暴力美学本身背道而驰。那些受商业模式驱动,以利益为导向,用美色暴力吸引眼球,本身媚俗粗暴的游戏和影视作品,相对于书本的说教,更容易影响甚至左右青少年的道德和行为。
缺乏家庭的关爱,缺乏爱的教育,缺乏社会对善良的宣传,在冰冷的路边,只剩下枯萎的树木、漫天的灰色。这,难道就是孩子们要的童年?爱,不只是奢求,更需要付出,教育孩子,应当“爱而不娇、严而不苟”。我们必须在传递课本知识的同时,让爱的温暖植根于孩子的心中。遏制校园欺凌和暴力,从爱的教育开始。
几个月前,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等九部门印发了《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切实形成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合力。结合我国国情,参考国外的一些经验,建议形成家庭、学校、社会联动机制:
在家庭层面,强化道德培养、注重家风建设。家风是民风、社风、国风的根基,是社会和谐的基础。每个家庭都应本着“父母之爱子,则为之计深远”,不仅要给予孩子家的温暖,还要教会孩子如何去关爱他人,让爱成为陪伴支持孩子成长的主旋律。成功需要影响力和亲和力,亲和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母爱的滋养。在家风建设中,特别要注意发挥母亲的作用。
在学校层面,要立规矩、重教育、强执行。建议学校建立健全应急处置预案,建立早期预警、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等机制。在学校的日常教学和活动中,要开设反校园欺凌的课程,加强对孩子的早期教育,知道如何自我保护;同时有针对性的对教师进行培训,提高教师有效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责任意识和能力水平;而对发生的校园欺凌行为要坚决采取“零容忍”。
在社会层面,加强宣传引导、构筑“共治”网络。社会就应当有社会的担当,加强正能量的宣传和引导,协调多部门,充分调动各社会组织,与家庭、学校一起建立“共治”网络。让社会价值观不断回归并升华,让孩子们接受到良好的社会风气熏陶,同时也让爱的种子能更好的生根发芽,这是全社会的责任!
雪崩来临之际,每一片雪花都负有责任。让我们一起携手努力,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,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培植一方沃土,让孩子们生活在一个洒满阳光的校园!